查看原文
其他

担心孩子教太乖被欺负?比“打回去”更有效的是这样做

花时间 慢成长 2020-08-19
来自专辑
社交能力

慢成长

两个海归硕士妈妈、儿童心理咨询师,有好文、好物、好方法,一起让育儿更轻松


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▽


周一我写了《“你家孩子真没那么可爱,请教好规矩再带出来!”》,讲了我在飞机上的真实经历,和关于“孩子教养”的感想。


后台收到了几百条留言,很多妈妈都特别有共鸣,还分享了带娃出行的各种窍门。

但也有些妈妈透露出自己的担心——我们很努力把孩子教得规矩懂礼,可别人照样骄纵任性,以后孩子受欺负、吃亏可怎么办?


又或者,担心孩子太过拘束,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了,怎么办?



我特别理解,因为我也为果果担心过。


果果从小不会主动动手打人,入园后也属于那种特别让老师省心的听话孩子。万一和同学发生矛盾,她会按照要求告诉老师,而不是攻击别人。


但有次我和朋友一起带孩子玩儿,明显就看出果果这种好脾气很吃亏。


两个孩子差不多大,对方一言不合就对果果又打又咬。


果果虽然生气,但知道打人不好,就会跑来告诉我们。



而朋友的第一反应,不是批评自家打人的孩子,是对我说:“你家孩子这样不好,她不会自己解决问题,遇到事儿只知道向大人告状,让大人帮忙。


我一开始挺无语的。后来转念一想,其实也有道理——


就像我在周一文章里写的,别人怎么教育孩子,我控制不了,教育观念不一致的家长有的是;


孩子以后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,我不可能次次替她和对方理论,她必须有自己应对和处理的能力。




那究竟该怎么办呢?


我在美国上课时,一次吃午饭期间和同学聊起这事。一个已经当妈的同学说:“你可以教孩子Being Assertive啊。” “哦,对对!”一个还未婚的同学立即赞同:“我们小学时老师专门讲过这个。”


Assertive,名词Assertiveness,对我来说是个很新鲜的词。我回家就开始查,发现这个词在中文里,并没有非常对应和贴切的解释。甚至有些网络词典,说这个词是贬义的。


但我和同学咨询后得知,Assertiveness在国外文化中是一个非常正面的词汇,维基百科的解释是:


一种能够保持自信又不侵犯他人的品质,在心理学和精神治疗领域,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沟通方法,被认为是儿童成长中必备的实用生活技能。




Assertiveness,一定要翻译的话,应该是“自信而坚定”。有这种品质的人,无论处于什么场合和情况,都能从容而有力量地表达自己的需求,有效地捍卫自己的观点和权利。

缺少Assertiveness的人会怎么样呢?说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,或许你也经历过:

同事、领导把自己的工作职责推给你,或者让你背锅,你一方面气不过,却又不愿意撕破脸,只好默默承受

出门购物,遇到销售不礼貌的接待,有时觉得没必要吵,转身离开,心里却久久不能释怀,有时却因为一些小事大动肝火,能吵得特别激烈,事后自己也不痛快



这些往往来自于根植于我们文化中的“忍”字精神,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守规矩,很多时候甚至忽视了自己的需求,也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。

结果就是,有的人总是委屈自己,一再退让,有的人则是很容易激动,生怕别人威胁到自己,但发火后自己也不舒服,目的也没达到。




那究竟该怎么办呢?


在心理学中,我们的人际交流有四种基本类型:

  • 攻击型(aggressive)

  • 消极型(passive)

  • 消极-攻击型(passive-aggressive)

  • 自信坚定型(Assertive)

攻击型(aggressive)的人遇事易冲动,具有侵略性,很容易和别人发生争吵肢体冲突。其实比起爱打架生事的(physical)攻击型,我们生活中更常见的是“怼人型”(verbal)

例如你明明在和同事说工作,对方却觉得你在说他,立刻回嘴攻击你——他潜意识觉得,你让他不舒服了,他也得让你不舒服。

因为攻击型的人关注的是赢得控制权,无论自己或对方付出怎样的代价。结果他们经常无形中给自己制造出一个个敌人,让双方都不开心。


消极型(Passive)的人恰恰相反,不会坚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,总会下意识地回避冲突。

他们即使遭遇不公平对待,也不敢说出自己的需求,而是默默承受。这让他们很容易变成别人眼中的“软柿子”,例如在学校中成为容易受霸凌的孩子。


消极-攻击型(passive-aggressive)的人会采用消极抵抗的方式来应对。例如,你和同事说好了工作内容,她嘴上说同意,但就是拖着不做;或者你和老公说好周末一起做家务,他答应了,周末却找借口不干。

这种人看似达到了自己的“目的”,但其实给人留下“靠不住”的印象,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出问题。他们自以为聪明的方案,其实是双输的,既不考虑对方,自己的需求也没有被看到。

心理学家认为,最理想的模式就是自信坚定型(Assertive)——这类人自信心强,有较高的自我价值认同。


他们能坦率而且妥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、感情、需求、主张,也会理解和尊重别人的需要。


既不会一味压抑自己,也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,最终和其他人形成一种让彼此舒服的关系,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。


因此,在这四种沟通模式中,自信坚定型(Assertive)毫无疑问是最理想的。


从心理健康来说,自信坚定型(Assertive)的处事方法,能让我们真正成为自己和决策的主人,而不是被他人左右;

从人际交往来说,Assertive的人自信心更强,与人相处更和谐,容易受欢迎,也更容易获得成功。

从生理功能来说,国外已经有科学研究发现,Aggressive、Passive、Assertive的反应,属于大脑不同区域和层级的功能。

参考来源:https://neuroquotient.com/en/improving-assertiveness-with-neuroscience-threat-or-fear-system/

前两者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反射,而Assertive却是更高层次的活动。用Assertive方式思考,大脑中的血清素会上升,产生愉快的感觉,形成良性循环。


因此在欧美国家,虽然不是教学规定内容,但许多学校都会在品格教育(character education)、社交技能(social skills)中向孩子们灌输,从小培养。

国外认为,Assertive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

在多年的留学生涯中,我经常体会到这种教育的差别:

欧美学生和我们中国学生站在一起,未必更聪明、更优秀,但总是显得更加自信,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;

而我们可能就在默默的倾听和思考中,把更多话吞了回去,最后却可能错过一些机会,甚至损失自己的正当权利。

所以从小培养孩子Being Assertive,真的很重要。




那我们该怎么教孩子呢?


既然Assertive是个很好的能力,我们怎么教给孩子呢?个人觉得幼儿园阶段就可以开始渗透了,上小学则可以更有逻辑性地教。

1、先说Assertive的概念


我们可以先和孩子说清楚,Assertive是什么(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passive-aggressive略去,只讲三种),为什么这样做比较好。


当发生矛盾的时候,Aggressive 的人只看到自己的需求,Passive 的人牺牲了自我需求,而 Assertive 的人能既尊重自己的需求,也照顾到别人的需求。


为了让孩子好理解,推荐大家用我之前分享过的文氏图Venn Diagrams,真的很容易一目了然原来Assertive是让我们找到共同点,这种交流方式能让彼此都舒服,也就是中文中的“不卑不亢”。



2、边界感和“说不”的权利


在我周一那篇文章里《“你家孩子真没那么可爱,请教好规矩再带出来!”》,很多妈妈都留言说,有些孩子出门看上去“熊”,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教好“边界感”——真的是太一语中的了。

我们的教育中,最缺少的就是“边界感”的概念——能分得清自己这个主体和他人之间的清楚界限。有边界感的人,能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,让自己不遭受侵犯,也不会去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。

从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,到张口闭口都是“为你好”的爸妈,我们的传统文化本就有着模糊边界感的土壤。

而作为一个咨询师,我见过各式各样的案例,现在很多成年人有过度索取和过度控制的心理问题,其实都是缺乏边界感的体现。而这种缺失一定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成长和教育。


如果孩子年龄小,在教“边界感”的时候,我们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。例如:

  • 幼儿园午睡的时候,就算自己睡不着,也不能吵闹、逗同学,会影响别人;
  • 在公共场所,不可以大声喧哗,应该遵守公共纪律等;
  • 乃至儿童性启蒙中说的,告诉孩子我的身体隐私部位,别人不能随意碰触,其实也是边界概念。
当孩子明白“边界”和“底线”之后,就可以教孩子“权利”概念。让孩子知道,自己有哪些权利,别人又有哪些权利。

之前上海地铁上有几个外籍儿童,完全无视公共秩序嬉闹,引起反感:


拿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举例,如果是你自己的玩具,那么它的所有权是你,你有权利决定给谁玩、不给谁玩;但如果是幼儿园公用的玩具,它是属于大家的,每个人都有权利玩,都不能私自占有。

有了这种清晰的意识,就能避免出现,孩子被迫分享,要把自己心爱的东西让给别人,或者是霸占别人的东西、不放手的情况。

而且我们一定要和孩子明确,你可以享有自己的权利,但不能以牺牲他人的正当权利为前提

例如公园的秋千大家都可以玩儿,但有些家长不排队,而是说“我家孩子小,让我们先玩儿”,如果对方不让,还扣帽子说人家不大度。这其实就是侵犯了别人的权利。

该说不的时候说不

3、用“我信息”表达观点

说了这么多,大家最关心的就是,教孩子关键时刻该怎么做吧?


在学习如何用Assertive的思路,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的时候,我发现,原来用的正是PET父母效能训练中的 I Message——我信息。


简单句型是:当你……(具体行为)做的时候,我感觉……(我的感受),我希望能够……(我的需求)。



“我信息”看似很简单,但在帮助我们沟通上,经常能起到神奇的效果。例如,


比起老公不做家务,我说:“你这个懒虫!家里的事情你从来都不管!”然后开始一顿吵架,我可以说:


“过去一周都是我在做家务,包括洗衣、做饭、扫地、带孩子等等,而你什么都没有做,这让我觉得很累,也没有受到重视,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承担家务,例如从每周六扫地、擦地开始。”


这样的信息传达更加精准,对方听到的不是指责,而是我们的感受和需求,会更加有效。


同样的,假设孩子想加入同学的游戏,可以说:“当你们一起玩儿,我自己玩儿的时候,我觉得很孤单,我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做游戏。”



除了言语上的表达,肢体动作也很重要。


Being Assertive的场合,经常是我们和对方的观点、做法不同,要捍卫自己权利的时候,所以不能显得气短。


包括,挺直腰板,站直、坐直,直视对方,姿势放松、没有攻击型,语气温和而坚定,要表现出自信心。


例如,学龄前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怎么办?教孩子——我们要看着对方的脸,理直气壮地说:“住手!你打人是不对的!我不允许你打我!”



4、多给孩子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


最后想说,人无完人。同样身为母亲,我很理解每个妈妈对孩子都心怀美好期待,但我们既希望说一句孩子立刻就听,又想要孩子能有魄力去坚定表达自己的主张,这其实是很矛盾的。

如果孩子对家长、老师唯命是从,从来没有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,未来又怎么能勇敢站出来为自己说话呢?

所以,在家庭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空间,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,是很重要的,这样才能培养孩子,成长为一个自信而坚定(Assertive)的人呀。


花时间·说



有些妈妈可能点进来是想看,“孩子被打怎么办”的解决方法,这个话题我之前写过一篇《孩子被打了,专家说要打回去?咱不欺负人,但也不能怂!》,大家可以点链接看。
在孩子被打的问题上,我从来不反对还手,我觉得孩子一定要有自卫的能力。但我不会鼓励孩子将暴力作为第一手段。为什么呢?
在西方现代教育看来,“打回去”会阻碍孩子的情商和社会能力发展。因为当遇到矛盾时,这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方法。试想一旦孩子发现这种方法管用,还会思考怎么和人沟通交流吗?习惯了这种模式的孩子,最后极有可能成长为文中提到的攻击型(Aggressive)的人。
4岁的时候,孩子不学沟通,40岁、50岁的时候,遇到问题还是当街打架吗?童年时图省事走的路,都会在成年后加倍奉还。所以,有些环节和教育,是不应该跳过去的。
随着果果不断长大,我看到孩子心智成长的不同需求,从原来聚焦于解决具体问题,更倾向于研究怎么增加孩子的核心实力。今天的文章,和上次的“成长型思维”一样,都是这个路子。
我相信这是一切的根基和前提,所谓成长,一定是先成人,再成才。


欢迎大家文末留言给我,说说你遇到孩子被打、被欺负怎么处理,还是老规矩,留言点赞高的中随机抽取一位送现金红包~截止下周一,直接回复中奖者。

你好,我是花时间
一个当妈四年后赴美国读研
爱知识、有温度的心理学科班生
慢成长是我和吉吉的原创亲子号
致力于为妈妈们输送解决方案、希望与勇气
想围观我们的日常可添加私人微信
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
👇👇


关注慢成长,还有更多我们用心写的文字:


N E W   A R R I V A L正  在  团
2-12岁都能玩的儿童智能麦克风,只要149!穿了一整年、秋冬凹造型必备的发热保暖衣可反复水洗的绘画本!孩子随便画,只要69元!果果自用超舒适儿童保暖帽、围巾,今冬出INS风纯羊毛新款啦!


把「慢成长」加星标,后台回复“幼儿园”,

入园、适应、安全、游戏全方位指导!


点“在看”,让更多家长教会孩子非暴力沟通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